乾隆修桥要仿卢沟晓月,好不容易靠讲故事蒙过去,他又要修铜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乾隆修桥要仿卢沟晓月,好不容易靠讲故事蒙过去,他又要修铜牛章节目录完整版

发布时间:2023-11-14 编辑:小编

乾隆这人喜欢到处游山玩水,这才有下江南的故事。回到京城,他喜欢的是去卢沟桥赏月,看完赞不绝口。一时兴致勃勃要写诗,让太监笔墨侍候。笔墨到了眼前,他脑子里又没词了,众目睽睽之下,这个急啊。旁边小太监叫小安子,是个聪明人,悄悄说:卢沟桥这早晨的月亮真好看。

乾隆恍然,不写诗了,写了四个大字:卢沟晓月。这就算解围了。卢沟桥也名震四方了。

回到颐和园,乾隆对卢沟桥还是赞不绝口,就对小安子说,从颐和园的东岸到南湖岛,也修一个桥吧,要跟卢沟桥一模一样。

这就是口谕啊。小安子急忙找来工匠,说明旨意。工匠带着工具一量,就有点犯傻。怎么了?尺寸不对。卢沟桥全长213米,可从颐和园到南湖岛,也就一百五十米。皇上说了,要一模一样,难道说,要拆了民房,再建这座桥?问题是颐和园图纸是皇上亲自画的,据说内含风水之道,擅自扩大范围可是欺君。可把桥建小,照样是欺君。不管怎么办,都是死路一条啊。

工匠就央告小安子,小安子就想找乾隆说说看。很不巧,乾隆下江南了,没三个月回不来,可工期也是三个月,到期完不成还是个死!

工匠们都慌了,急忙找小安子。小安子想了想,说,你们就照卢沟桥来造吧,尺寸就修一百五十米,样子就按卢沟桥来修。特别是桥上的小狮子,一定要多刻,皇上喜欢这个。等皇上回来,我自有说辞。

工匠们半信半疑,就去开工了。三个月建成,皇上也回来了。一回来就要验桥,带着小安子,慢慢走上桥面。总共交都捏着一把汗,因为不只是尺寸缩小了,桥孔也不是卢沟桥那样的十一孔,而是十七孔。因为这里地质松软,桥墩大了撑不住。

乾隆面沉似水,走上桥的中央,没说话。这时候,小安子开口了:皇上,这桥的修成,还多亏鲁班爷呢。

乾隆来了兴趣,扭头问:怎么说?

小安子讲了个故事:说修桥到一半的时候,来了个八十多岁的老石匠,自个儿凿起了一块尖石头,说要当桥面合龙时候的龙门石。监工也不理他,考虑年纪大了,每天都给他两顿饭。这一天下雨,老石匠被淋了个落汤鸡,做饭的老张看着可怜,就把他接到自己家里,让他有个遮风避雨的住所,还给他饭吃。

老石匠还是每天都凿那龙门石,半个月后,他对老张说,他要走了,留下龙门石给他抵饭钱,最少卖一百两银子。到了十七孔桥合龙的时候,石匠们凿好最后一块石头,也就是龙门石,不是大就是小,无论如何合不上。这时,老张就想起来老石匠凿的龙门石,说何不试试。等龙门石拿来,严丝合缝正合适!监工就给了老张一百两银子。你想,这老石匠要不是鲁班师傅,怎么会提前凿好呢?

乾隆这人自诩是风水大师,自然迷信,听了以后脸上就出现笑模样了。“既然鲁班师傅亲自修桥,这桥不验也罢。来啊,给我赏赐工匠师傅们!”

得,化险为夷了。小安子刚松一口气,乾隆爷又发话了,我觉着,桥头铸个铜牛为好,小安子,这差事就交给你啦!

小安子一听就一咧嘴,心说皇上,您怎么还要折腾啊!

后续精彩内容,点击下方关注我们,回复书名即可阅读!
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乾隆修桥要仿卢沟晓月,好不容易靠讲故事蒙过去,他又要修铜牛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乾隆修桥要仿卢沟晓月,好不容易靠讲故事蒙过去,他又要修铜牛章节目录完整版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