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阅读我在东北狩猎的日子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赵军

主角:赵军李宝玉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赵有财准备从自家的大扫帚上抽一两根竹条子下来,这竹条子抽在人身上,一抽就一道血条子,那感觉“酸爽”极了。

“小瘪犊子你等着的!”赵有财一边使钳子拧那绑扫帚的铁丝,一边在心里发狠,心想今天肯定要打的赵军哭爹喊娘。

突然,他视线扫过,看见了那吊在房梁下面的熊胆。

赵有财一愣,手上的动作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。

他脑瓜反应极快,这如果是赵军捡别人打死的黑瞎子,那不可能有熊胆啊。

因为不管是哪一个猎人,宁可不要熊掌、熊肉,都不可能不要熊胆。

赵有财打围多年,自然分得清熊胆好坏,自家仓房挂的这颗熊胆虽然是草胆,但等阴干了拿到山下商店,价值肯定在六百块朝上,都赶上他赵有财一年的工资了。

“难道那小瘪犊子真踩着狗屎了?”赵有财放下钳子和扫帚,一脚把摇着尾巴凑过来的大青狗踢开,然后便出了仓房,往自家屋里走去。

赵有财刚一进屋,就见灶台上摆着两只大熊掌,他经验丰富,一看这熊掌大小,就知黑瞎子怕是得将近四百斤啊。

这等黑熊的危险性,可不是野猪能比的。

“爸回来啦?”这时,赵军从屋里走出来,看到赵有财后,就指着那一对熊掌,道:“你回来的正好,这玩意我妈也做不好啊。”

“在哪捡的?”赵有财问道。

“在45大班往南那片闹瞎塘里。”赵军这句话倒是实话,因为明天还得求老爹找人出车去给他拉那黑熊呢,位置肯定该在哪里,就在哪里。

而赵军口中的45大班,是当时、当地一种特殊的标记位置的方式。

自国家在这里建设林场、工段开始,就将这片山场划分成一个个区域,每一个区域,就叫一个大班。

而每一个大班里,又被分成了一个个小号。

久而久之,山里人在提起哪片山头、哪个位置时,就会提多少多少大班,当地人一听就知道是哪儿了。

赵有财闻言,点了点头,道了声:“去外头引火,把熊掌燎干净。”

“好,我叫宝玉一起。”赵军一手拿着一只熊掌,就要往屋外走。

“等会儿。”赵有财突然开口,叫住了赵军,他问:“那熊胆是不有宝玉的啊?”

“啊!我哥俩一家一半。”

“好,就这么干,去吧。”赵有财对赵军的答案似乎很满意,说了一句便走进了里屋,搭着腿就往炕上一躺。

赵军拎着熊掌出了屋,隔着墙叫李宝玉。

这熊掌上面有毛,吃之前得褪毛。

可赵军他们的褪毛方法,与杀猪、杀鸡时褪毛都不同。

他们不是用开水烫,而是用火烧,烧到把毛根烧净,再把熊掌泡水后,使刷子刷净其表面的焦黑。

如此操作,不但可以褪毛,还能去油泥味。

自家这俩熊掌得褪毛,李宝玉分那两只肯定也得褪毛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精品阅读我在东北狩猎的日子
返回顶部